新华每日电讯(记者邬焕庆 唐弢)村庄饮水安全事关人民大众切身利益,事关村庄全面复兴推动全局。多年来,浙江先后施行“千万农人饮用水工程”“村庄饮水安全工程”“村庄饮用水合格提标举动”,统筹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、会集供水规划化、小型供水规范化,在全国首先根本完结“城乡同质饮水”方针。但部分山区、海岛村庄供水工程存在旱期水少、暴雨水浑、水质不安稳等薄弱环节。
为此,浙江近年来启动了村庄供水单村水站改造提高举动,推动8828座单村水站改造提高,获益人口达242万,保证“一村不落、一人不少”。本年,工程行将迎来收官,浙江村庄供水完结从“有水喝”到“喝好水”的跨过,成为助力村庄复兴的“源头活水”。
上一年年末,坐落海拔300米高的宁波市海曙区龙观乡龙峰村上半山水站正式通水。乡民吴士军拧开水龙头,自来水喷涌而出,他捧起一尝,只觉清凉甜美。“今后,不管干旱仍是暴雨,咱们家的水都没问题了。”
饮水问题是大众最关怀、最直接、最实际的民生问题之一。浙江,“七山二水一分田”,部分大众的居住地远离城镇,更难以想象的是不少村子散落在群山间,城镇水厂管网延伸并不能彻底掩盖。
曩昔每到夏天,丽水市遂昌县三仁乡排前村党支部书记雷月新就开端“头疼”乡民的用水问题。排前村坐落瓯江源头,高山许多,受地形条件约束建不了山塘水库,只能“看天喝水”。“曾经,村里800多口人仅有一口储水量约50立方米的蓄水池供水,每年七八月份,气候一热,水源干枯,许多农户家里就会断水。”雷月新说。
为了让悉数村庄大众赶快喝上放心水,浙江于2023年启动了单村水站改造提高三年举动,触及全省63个县(市、区)的8828座单村水站,分“三个一批”展开单村水站改造提高,即对城郊结合部,能延则延、能并则并,优先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;对村庄相对会集居住区,依托安稳水源和引调水工程,以大带小推动会集供水规划化;对相对偏僻的天然村落,侧重重视水量、水质,推动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造。
作为浙江第一批试点县,遂昌经过树立联席会议准则,聚集破解立项批复、资金筹集、用地批阅、用电保证等重大问题,最快的项目从开工到竣工仅用80天。2024年头,排前村供水站建成并投入到正常的运用中,日供水规划到达了160吨,有用满意了全村800多名大众的日常用水需求。
针对水源缺乏的问题,当地水利部门还在排前村供水站上游约4公里处拓荒一个新的取水点,将单一水源晋级为双水源供给,一起经过在下流打井增加了一个应急水源兜底。“现在家家户户通水管,随时都能用水,水量也很足。”排前村乡民廖建华说。
为了保证村庄供水“一村不落、一人不少”,浙江各地水利部门分城镇逐村、逐点展开水站状况排摸,全面摸清村庄供水工程的现状家底和存在问题,树立工程和人口全掩盖台账,构成村庄供水现状布局图,“一村一策”推动水站改造提高。
“现在,浙江依照‘能延则延、能联则联、单村提高’的思路,逐渐构建起以城市水厂供水为主、城镇区域供水为辅、单村水站供水为弥补、涣散供水兜底的全掩盖供水网络。”浙江省水利厅村庄水利水电与水土保持处处长王亚红说。
“村庄供水工程点多、面广、量大,长效管护一直是痛点、难点。”浙江省水利厅相关担任这个的人说,单村水站建好了,实际上使命才完结一半,更难的、更为基础性的是管。
早年间,许多单村水站根本施行村建村管,不只建造规范低,并且日常管护也不到位,管道漏水、设备毛病等问题常常得不到快速有用处理。对此,浙江采纳的方法是立异深化“县级统管”机制。
以遂昌县为例,当地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承当办理人物,担任全县村庄供水运转管护;各地城镇(大街)、村做好水源地巡查、水费收缴、水事胶葛调停等作业。此外,遂昌还树立专职统管、技术人才和村级协管三支部队,从水站日常办理到处理“疑难杂症”,都能找到担任人。
专业化的部队、准则化的办理,让这些散落在山区、海岛的单村水站有了靠谱的“管家”。
在排前村供水站,一箱东西包、一台便携式水质检测仪,便是水站统管员项伟荣日常巡检的得力东西。每周,他都要到所担任的3个单村水站巡检1次,查看水质、电路及设备正常运转状况;每月,他还要到各水站的一切水源地巡检。
“统管员每次巡检、检修都要及时在渠道上传处理状况。咱们将这一些数据作为考评统管员的重要依据,将考评结果与年度绩效挂钩,促进长效管护。”遂昌县水务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塘根说。
在“县级统管”的基础上,浙江提出打造“村庄供水2小时服务圈”的方针,分片分区设置村庄供水服务网点。
杭州市临安区学习社区网格化办理经验,在整个供水规划树立4个营运分公司、10个运营片区、26个大网格、36个小网格,别离树立片长、办理员、网格员,快速精准服务大众用水问题。有了这个“服务圈”,临安乡民遇到用水问题,只需拨打服务热线分钟速达现场、半小时完结抢修,大修30分钟速达现场、4小时完结抢修。
现在,浙江有村庄供水使命的84个县(市、区)均已树立村庄供水统管组织,并树立24小时服务热线,县级统管保证村庄供水工程有人管、有钱管、长效管。
“水站建好后,现在不只水源安稳,并且出水质量更好了!”绍兴嵊州市谷来镇马溪村大严天然村乡民蒋育生对喝上“放心水”满怀高兴。
为了保证单村水站水质安全,浙江各地“一站一策”量身定制清水计划。零碳微滤清水工艺、陶瓷膜处理设备、一体化净化消毒设备……考虑不同水站的海拔方位、原水水质、供电等状况,采纳不同的清水工艺,让山区来水也能“摇身”变清流,通向大众家。
在嵊州,建造的单村水站使用陶瓷膜纳米孔过滤、臭氧净化水质,终究的出水浊度到达规划水厂规范。“咱们经过合理确认水源、原水井方位,侧重提高管网安置、供水规划和清水工艺水平,完结出水无漂白粉味,口感鲜甜,更贴合大众饮水习气。”嵊州市水务集团有关担任人说。
与此一起,数字化的加持,也为乡民“喝好水”增加了底气。浙江省水利厅迭代晋级“浙水好喝”数字化使用,加速水源、水站感知体系建造,打造村庄供水从“水源”到“水龙头”全链条监测体系,全省9107座供水水厂(站)、8617处供水水源悉数入库、上图、联网。
从大众用水的高频需求和核心问题下手,浙江树立问题主动研判、预警剖析和跨部门跨层级协同闭环办理机制,提高数字化服务水平。部分当地树立了县级数字化运维渠道,与“浙水好喝”渠道完结互联互通。
在绍兴市上虞区城乡供水数字化统管渠道的大屏上,首要供水设备设备的在线状况一望而知,实时监测饮用水水质。“咱们区内共有91个单村水站,悉数增配安装了500多个水质检测探头和控制器,对自来水的浊度、余氯、pH值等重要目标施举动态的监控。”上虞区水利局相关担任人说。
小水站撬动大民生。浙江省水利厅厅长李锐表明,单村水站改造提高后,村庄水量更有保证、水质愈加优秀,合适村庄大众运营的新业态得到了开展,为大众共同富裕供给了一条新途径。